【春游澳门足球博彩网上投注】“城郊赏花”掀起春游热潮——贵阳花溪“赏花+”模式激活文旅经济新动能

文体旅事业部 | 2025-04-21 16:35

四月的花溪,春风轻灵,阳光和煦。位于贵阳市花溪区城区核心景观带的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迎来最佳观赏期。园内海棠、樱花、梨花、迎春等花卉竞相绽放,形成“四时花不断,八节水长流”的生态景观。

作为贵阳市的“城市绿肺”,紧挨花溪城区的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拥有“地铁直达+商业配套+生态景观”独特优势,通过升级花卉品种、优化赏花路线,在众多赏花地中脱颖而出,城郊“赏花+”模式激活文旅新体验,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实现了“颜值”与消费的双提升。

晨露还未散去,摄影爱好者李崇新已经在花溪公园牡丹园架好三脚架,静候最佳光线。“听说牡丹开了,特意从城区赶过来。”他轻声说道,调整镜头对准了一株含苞待放的牡丹。

这片9000多平方米的牡丹园,栽种了40多个品种的牡丹,每年4月盛花期,不少像李崇新这样的摄影爱好者慕名前来拍摄。

孙丽娜是贵阳市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处园林规划部专业技术人员,几乎每天她都会来到牡丹园巡查一圈,查看各类牡丹的长势,指导园内工人做好园内花圃的修剪、赏花栅栏的搭建等工作。

“这片牡丹园来之不易,是我们历时两年精心培育打造的成果。”孙丽娜告诉记者,花溪公园早期曾建有牡丹园,后因品种退化和天气变化等原因,公园的牡丹园消失了很长时间。

5年前,为了丰富公园内的花卉植物,给游客更好的赏花体验,花溪公园启动了赏花升级工程,牡丹园的培育打造也就此提上了日程。花溪公园的工作团队耗时两年,通过科学选址、专业管护,打造了如今鲜花盛开的牡丹园,才得以重现今日繁花似锦的景象。

为了提升游客的赏花体验,在过去5年里,花溪公园每年都会实施不同的种花赏花项目,先后打造出月季核心区、郁金香、牡丹园等赏花景观区域。目前,花溪公园月季核心区约有15亩,牡丹园达9000平方米,实现了“季季有花赏、处处是风景”。

各类鲜花竞相绽放,迎来了花溪公园游客赏花的热潮。赏花季期间,花溪公园日均入园量能达到1.2万人次。

进入四月,十里河滩百花争艳,为公园增添浓浓的春意。从孔学堂沿着十里河滩步道朝花溪公园方向前行,金黄色的油菜花海沿步道延伸,金黄的颜色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如同一片金色的海洋。

除了油菜花,公园内的红叶李、美人梅、白玉兰及垂丝海棠等10余种花卉也相继盛开。花朵颜色有白色、粉色、红色、紫色,与翠绿的树叶相互映衬,绚烂的山花与葱郁的绿树、澄澈的蓝天、潋滟的碧水交相辉映,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丹青。

从地理位置上看,十里河滩紧挨花溪公园及孔学堂,景区串珠成链。随着贵阳地铁3号线的开通,十里河滩的交通更加便捷,游客数量显著增加。

不少市民表示,这里不仅适合周末家庭出游,也是朋友聚会、户外写生的好去处。景区管理部门也加强了环境保护和游客引导,确保游客既能欣赏美景,又能感受到良好的游览体验。

为了让游客沉浸式游览体验,十里河滩还设有完善的休闲设施,如观景栈道、自行车道等,景区内还设有多个休息区和便民服务点,提供餐饮、租车等服务,方便游客漫步赏景或骑行放松,享受春日浪漫之旅。

好花常开,游人如潮。大批的游客慕名前来赏花,踏青赏花的热潮带动周边业态蓬勃发展,让“风景”变“钱景”,成为激活文旅市场消费潜力的经济增长点。

为稳稳接住这波公园赏花游的“流量”,湿地公园麦翁古寨的梓木山庄在赏花季前就摆上鲜花装饰一新,并针对赏花季特别推出宴席套餐、烧烤套餐、春季时令菜等春季特色菜。

店长田乾招呼着进进出出的顾客,忙得脚不沾地,“每年一般从3月赏花季我们开始进入营业旺季,要持续忙到10月左右。”

田乾告诉记者,进入赏花季以来,梓木山庄的日均接待客流量保持在300人左右,周末节假日能突破400人。

与田乾同样感受到这一波赏花热潮的,是花溪公园地铁站花溪特色烙锅的老板小卢。地铁3号线开通后,小卢与丈夫将烙锅店搬进花溪公园地铁站的小吃街。

小吃街位于花溪公园地铁站出口处,这里是贵阳地铁3号线相对较高的客流量站,紧邻花溪公园、十字街、十里河滩等多个景区。随着赏花季的到来,来到花溪公园、十里河滩看花赏花游客增多,地铁人流量不断增多,小吃街生意也越来越好。

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依托“城景优势”打造文旅新动能,地铁直达的便利、成熟商圈的支持、秀丽风光的魅力,让这里成为释放都市压力的绝佳去处,百般红紫斗芳菲的盛景,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文旅经济效益。

来源: 天眼新闻